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行业精英
“球王”王仲仁的航天情缘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编辑:刘艳玲   2021-06-22 11:34:32

据《哈工大报》报道 在哈工大校园里,多年来伫立的一个寓意“知识就是力量”的球形雕塑,早已成为师生眼中最熟悉的“风景”,也成为哈工大校园的一个文化地标。

也许年轻的学子们并不了解,这个球形雕塑所采用的无模胀形技术就是曾获国际博览会尤里卡发明金奖、对100多年来球罐制造技术产生根本性变革的一项重要技术。而这项技术的发明人,就是被誉为“球王”的王仲仁教授。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神州大地一片欢腾。这一天,中国首次发射成功载人航天飞行器,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一天,对王仲仁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十年磨一剑”,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也饱含着他和他的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设备,是为实现宇宙飞船和航天地面模拟太空环境实验和训练所用的大型真空容器,也就是航天人和哈工大人熟知的KM6工程。这是发展航天技术不可或缺的核心实验设备,被称作“人造小太空”。王仲仁正是KM6工程的总工程师。从工程竞标到工程实施,从通过抽真空实验到“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王仲仁的心始终与KM6相伴。“KM6工程”实施现场在北京西郊圆明园附近。这是在一栋高达40米的厂房内矗立起的一个20多米高、由三大容器组成的庞然大物。整个容器高达22.4米;最大的主容器为立式圆柱形,内径长12米;最小的试验舱容器为卧式圆柱形,内径5米多。此外,容器内有挂块、隔板、导轨、筋板、消音管等,安装太阳模拟器的隔振平台和各种大大小小管孔及法兰组件几百套。这个总重量数百吨的庞然大物消耗各种钢材近千吨。KM6这样重大的工程项目,此前国内从未有人搞过。王仲仁回忆说:“承接KM6工程项目,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我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实力,抱着对国家负责、誓为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态度下定这个决心的。”凭借王仲仁在相关压力容器工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他的合作伙伴核工业23公司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中的辉煌成绩,以及哈工大领导、各院系教师的大力协作,工程终于落入哈工大。

工程技术中的难题,主要是直径12米的法兰盘怎么搞?一种方案是在工厂做好后运到现场。这就要在沿途砍掉几百棵树,并且要把沿途桥梁加宽、加固。王仲仁提出的方案是在工厂进行粗加工,现场精加工。最后,12米的大法兰盘在工厂粗加工后被分割成几部分运到现场,再以哈工大高超的焊接工艺成功组合。最终,这个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位置的KM6工程仅用几千万元就拿了下来,工程造价只是国外同类工程项目费用的十分之一。1997年4月,KM6工程主辅容器进行抽真空试验。一次抽真空合格,真空度比设计要求超出一个数量级,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最高水平。KM6真空容器如此庞大,竟然一次成功,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谈到高质量地完成KM6工程任务,王仲仁说:“搞工程和搞科研完全是两码事。科研是探索,允许失败;而工程只能是一次性成功。我为KM6工程没有耽误我国载人航天进程而感到欣慰,也为自己在其中发挥了一点作用而自豪!”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