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红色之旅 > 革命地标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央大街
来源:龙头新闻   编辑:郑伟   2021-06-24 11:08:29

     

      □记者 马智博 韩丽平 文/摄

哈尔滨中央大街,亚洲最长的步行街,被称为建筑艺术的画廊;

百年时光打磨的面包石,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汇点上一座城市的繁华……

啤酒,西餐,音乐,时尚,这些属于中央大街的符号,人们耳熟能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条全长1400余米的老街及其25条辅街上,还同时分布着大约20处红色遗迹。

东北地区第一颗革命火种——中共哈尔滨组在这里成立;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在这里举行;人民政协从这里启航;护送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哈尔滨国际交通局都曾设在这里;还有哈尔滨通讯社、天马广告社、哈尔滨口琴社……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在党的领导下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奋斗。

一个个穿越岁月的印记,见证了哈尔滨早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地的历史,书写了哈尔滨这座英雄城市不凡的乐章。

记者从中央大街择取10个点位,由南向北,带您探寻百年老街上那一处处鲜为人知的红色遗迹,看一看不一样的中央大街。

1、天马广告社

哈市道里区西十五道街33号矗立着一栋三层小楼,这里现在是哈尔滨党史纪念馆所在地。

天马广告社遗址

1933年,著名文化战士金剑啸在这里创办了地下党组织和左翼文化人士的联络点——天马广告社。1931年8月,著名文化战士金剑啸被党组织派回哈尔滨,从事抗日救国宣传和革命文艺活动。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统治,1933年,金剑啸在这栋楼的三楼阁楼上创办天马广告社,以此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文艺活动。金剑啸周围,团结了萧军、萧红、罗锋等人。1934年6月,由于敌人的政治压迫,天马广告社被迫关闭。

2、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遗址

哈市道里区西十五道街9号,有一幢中国老式的三层楼房,青砖砌筑,磨砖出檐,石灰抹面。这幢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楼房是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遗址。

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遗址

中共北满特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书记孟坚曾住在这幢楼的三楼。1930年12月,中共北满特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满洲省委书记陈潭秋,以及王鹤寿、孟坚等9人参会,研究中东路工人年关斗争等问题。由于会议开到深夜,从窗内照射出来的灯光引起巡街警察、特务的注意。陈潭秋、孟坚等7人不幸被捕。

3、《东北早报社》遗址

哈市道里区西十四道街17号,现为哈尔滨市尚志小学。

《东北早报社》遗址

《东北早报》于1925年8月15日在此创刊。《东北早报》虽然仅存在四个多月,发行份数不多,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满地区创办的第一家公开报纸。该报申请立案人李铁钧,1923年毕业于天津法政学校,从天津来到哈尔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受陈为人领导负责哈尔滨学运工作。主笔张昭德,曾与瞿秋白、张太雷在北京俄专同学,是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

4、哈尔滨通迅社

哈市道里区西十四道街42号,哈尔滨通讯社所在地。

哈尔滨通迅社遗址

1923年3月,北京铁路总工会负责人陈为人和“二七”大罢工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震瀛受派赴哈尔滨市筹建党团组织。哈尔滨通讯社于1923年9月16日发表公告宣布设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的舆论阵地。1923年10月,在陈为人、李震瀛的领导下,中共哈尔滨组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撒在东北大地上的第一颗革命火种。

5、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遗址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后,中央常委于5月18日、19日专门讨论了东三省的工作,决定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的统一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八七”会议后,党中央派顺直省委组织部长兼秘书长陈为人来东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着手筹建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

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遗址

经陈为人、吴丽实的组织筹备,1927年10月24日,在哈尔滨道里西十三道街48号阮节庵家中(党的通讯站) ,召开了东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14位代表参加,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陈为人任书记,吴丽实任组织部长兼农运部长。中共满洲临时省委的成立,标志着东北人民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从此,东北地区各地党组织有了统一领导,东北地区反帝斗争有了领导中心。

此后,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东北三省各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开展军训,保卫家乡的斗争日益高涨。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反日救国会组织相继成立,爱国官兵组成各种名目的抗日义勇军,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斗争浪潮迅速掀起。

6、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遗址

哈市道里区西十一道街23号,有一座半地下室的房子,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在这里召开。

中共满洲省委扩大会议遗址

在这次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中央给中共满洲省委发来的《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省委扩大会议后,与会者立即将会议精神向各地传达贯彻。由于新的策略路线的贯彻实行,纠正了错误路线,使中国共产党及所领导的游击队改变了过去孤立无援的处境,东北的抗日斗争在战略、策略上有了重大转折。

7、马迭尔宾馆

坐落于中央大街89号的马迭尔宾馆,是百年老街上一座漂亮的法式建筑。70多年前,这里见证了筹备新政协与协商建国工作的重要时刻。

马迭尔宾馆

作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召开全国政协会议预备会议的最佳地点。1948年9月29日,马迭尔宾馆接待了第一批民主人士,这些民主人士就筹备新政协进行讨论和协商。1948年11月25日,就新政协筹备会议的组成、新政协的任务和有关专门问题,中共中央代表与哈尔滨的民主人士于马迭尔宾馆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协议。在马迭尔宾馆二楼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曾召开过三次“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人民政协在这里启航。

8、护送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

哈市道里区红专街14号是哈尔滨画院所在地,1928年春,哈尔滨党组织在这里成立了护送中共六大代表的秘密接待站。

护送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遗址

中共中央决定1928年6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国内形势很紧张,把这次会议安排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会议之前,全国各地的代表分批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行走的路线,除一部分由上海乘轮船经海参崴外,其余大部分由上海经大连到哈尔滨,然后由哈尔滨被护送到满洲里出境。为了保证中共六大代表的安全,哈尔滨党组织于4月初在这里成立秘密接待站,先后接待和护送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等40多名党代表安全赴莫斯科。

9、哈尔滨口琴社遗址

哈市道里区西四道街2号,如今是一座现代化高楼,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是哈尔滨口琴社社址。

哈尔滨口琴社遗

1935年4月1日,哈尔滨口琴社成立,袁亚成任社长,8月侯小古任队长。在中共党员姜椿芳、金剑啸等帮助和领导下,口琴社联络、团结更多的文化界人士加入口琴社,排演进步口琴曲,举办演奏会,引起很大轰动,宣传革命,教育广大青年,开展抗日斗争。口琴社教授口琴同时,还办了文苑墙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10、哈尔滨国际交通局

在哈市道里区西头道街有一座古朴的小楼,这里是哈尔滨国际交通局遗址。

哈尔滨国际交通局遗址

哈尔滨国际交通局是共产国际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于1934年建立的。作为一个秘密的政治交通组织,哈尔滨国际交通局承担着我东北地下党组织与第三国际之间联系工作。交通局中国方面负责人是崔光棣,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哈尔滨和中苏国际要道,设立地下交通站和联络处,设置专门的交通员,负责护送过往人员,传递党的重要信件。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