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伊春 > 伊春新闻
张达鑫:心中有梦 眼里有光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编辑:郑伟   2022-03-07 12:03:03

□ 尹菲 谢国飞 黑龙江经济网记者仉庆华

日前,在建龙集团首届科技大会上,建龙西钢工程设备处网络工程师张达鑫被授予“2021年度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并获得20万元奖励。

“每一次的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走下领奖台,就一切归零,回去还要更加努力。”张达鑫笑着说。

今年46岁的张达鑫,是建龙西钢工程设备处的一名网络工程师。他是一名技术多面手,是公认的智能制造“专家”。

2018年12月份,建龙集团入主西钢,承接黑龙江省钢铁产业“双千工程”,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张达鑫等人才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2019年,张达鑫创新工作室成立。乘时代之风,踏革新之路。张达鑫和他的团队立志高远,突围破壁,实现了建龙西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领域上从无到有的巨大嬗变。

从业二十余载,张达鑫遇到的难题并不少。

一次,制氧自动化控制的核心PKS服务器损坏,直接影响高炉生产。紧急咨询霍尼韦尔厂家后,得到回复:

“只能升级,费用为20多万,而且修复周期较长。”

会议室一片寂静,张达鑫打破了沉默:“咱们自己修!”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张达鑫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加班加点进行修复。面对具有“成套性”特点的老系统,修复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如果我们试试移植呢?”张达鑫说出了心中隐藏许久的念头。

18小时连夜的数据分析、技术攻关和反复实验。面对技术难题,他毫不退缩,始终保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试试”二字的背后,我们或许能看到了创新的力量。

张达鑫和团队将PKS上的英文操作系统及软件整体移植到工控机上,实现了研华工控机的成功替代,系统成套性的约束彻底打破,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无关性也不再是设想。

2021年10月17日,炼钢新区光谱系统启动异常,价值69万元的进口光谱系统因硬件损坏无法使用,张达鑫立刻进行技术攻关。

借鉴移植制氧GUS工作站和PKS服务器的成功经验,张达鑫圆满完成了光谱系统的移植工作,为企业节省了昂贵的维修费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多年来,张达鑫带领团队修复的大大小小电气设备遍布全厂,维修深度已达到了芯片级。这种不怕难的创新精神始终指引着团队成员向前,再向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不失深刻的道理。

张达鑫作为建龙西钢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智能制造项目的牵头人,屡屡交出亮眼成绩单,成为企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力量。

2019年初,他牵头开始利用5G技术对原有网络架构进行升级。目前,已铺设光缆51公里,部署5G基站21座、边缘云设施2套,建成了完善的“5G+工业互联网”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基于网络大数据的企业云服务平台项目获得了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2020年12月末,张达鑫牵头的双高线5G远控天车+边缘云项目顺利完成,实现了天车的可视化远程控制,提高了天车作业率和安全水平。这个项目是黑龙江省工业领域首个5G工业互联网商用项目,开启了建龙西钢5G应用时代。

获得工信部专项资金支持的“基于工控安全的自主可控PLC开发及应用项目”,是张达鑫参与的另一个重点项目。以国产微处理器CPU芯片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研发自主可控的PLC产品,实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

张达鑫成功的背后,是建龙西钢重视科技创新,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是尊重人、培养人、激励人、成就人的企业文化被员工的高度认可,是“只争第一、点滴做起”企业精神的深刻体现。

三年来,张达鑫团队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2项。2021年,“张达鑫创新工作室”被黑龙江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团队成绩斐然,个人更是硕果累累。

张达鑫连续三年被公司评为优秀专业人员,2019年被评为伊春市第24届劳动模范,2021年5月获得“建龙集团五一工匠”荣誉称号,2022年2月被建龙集团评为首届“科技之星”。他还作为基层员工代表,参加了黑龙江省总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近年来,张达鑫发表了多篇智能制造方面的论文及文章,并通过培训和实地演示等方式,将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新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传授给同事。

“我一个人获奖还不够,只有为企业培养了坚实的后备力量,这个奖才有意义。”张达鑫说,“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张达鑫的示范作用收到了实效。张达鑫团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近20人,在张达鑫的带领下大家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创新两个字,写在每一个成员的基因里。成员之间以课题小组形式动态组合,成员间的讨论,经常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家不断突破认知框架,追寻新的发现。

他们积极进行成果转化,替代人工打牌挂牌双高线挂牌机器人在双高线得到应用;双高线5G远控天车+边缘云项目的经验成功复制到双高棒;开发焦化四大机车的无人值守项目,实现推焦车、拦焦车等机车的无人化。2021年张达鑫创新工作室创效达3000万元。

2022年,建龙西钢围绕“人均劳效提升”、“提高吨钢盈利能力”目标,重点实施创新项目30项、智能制造项目36项。

大有可为的新征程,人人都是奋斗者。张达鑫及其团队正在研究转炉集控、泵站集控、焦炉底及烟道巡检机器人、双高棒焊牌机器人、实施铁路运输智能管控平台、智慧干熄焦、带式焙烧智能制造等项目,进一步推进建龙西钢向“创新型、经营型、数智型、美好型”企业转型。

正是深埋在心底的创新情怀,给予了张达鑫无限的动力,“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才能走出创新者自己的路。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