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维欣 本报记者 董新英
鸵鸟、鹦鹉、蚂蚱……这是明水县一些乡村的特色养殖项目,从宠物鹦鹉养殖基地到鸵鸟养殖场,再到大棚里养蚂蚱,一个个特色养殖项目让村民觉得很新奇,效益更是喜人。
在明水县明水镇新发村瑞鸿鹦鹉养殖基地,“蓝黄金刚”“亚马逊”“玄凤”等珍稀品种鹦鹉在笼舍间灵动跳跃,清脆鸣叫声此起彼伏。目前,这座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的郊外封闭式基地还在逐步完善中。“蓝黄金刚鹦鹉单只售价可达3万元,其他品种均价在6000元左右。”基地负责人田春雨介绍,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模式,鹦鹉已借助快递网络发往全国。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预计明年能收回成本。
在明水镇互助村勤天养殖场,一群鸵鸟正在悠闲踱步。养殖场负责人李国超从首批养殖15只雏鸟试点起步,后又引进成鸟,如今已实现规模化发展。“鸵鸟全身都是宝!鸵鸟蛋每枚售价约300元,鸵鸟肉每公斤110元,鸵鸟皮、毛、蛋壳均可深加工。”李国超算起收益账。
走进明水县永兴镇爱国村蚂蚱养殖基地,1000平方米的大棚内,成千上万只红褐相间的蚂蚱在草叶与麦麸间跳跃。基地主人曲志臣介绍,大棚温控保持在35~50℃,自种小麦加工饲料,一次购入虫卵即可实现自主繁殖,每年可产出三茬成品,成本低、见效快。基地已与大庆市一家企业签订回收协议,预计以30元/公斤的价格收购,确保了收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