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网讯(董慧莹 夏立通 记者马朝林)近日,绥棱县人民法院克音河人民法庭充分发挥“法庭+司法所+村委会”联动调解机制优势,成功化解一起兄弟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原告张某国与被告张某秋系兄弟关系。自国家给付土地承包补贴以来,原告所分得5.55亩家庭承包地的补贴款皆由被告领取,并于2025年未经原告同意,被告私自将5.55亩家庭承包地流转他人,原告多次主张收回承包地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考虑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涉及农民基本生产生活保障,且原告智力缺陷,至今未婚未育,承办法官决定启动“法庭+司法所+村委会”联动调解机制,在维护原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也对其监管及后续生活费用等事宜做好保障约定。在司法所和村委会干部配合下,法官深入地块现场勘查,组织双方当事人及家庭成员开展多轮调解。承办法官从法律层面释法明理,又结合“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伦理进行亲情疏导,最终被告愿意归还原告的土地,并帮助原告与其姐姐达成监管供养协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亲情更是弥足珍贵。”承办法官表示,在处理案件时,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个人情况,解了“法结”,更要解“心结”。下一步,绥棱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多元调解创新机制,针对农村土地案件,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力求实现 “案结事了、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