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网讯(张伸 记者马朝林)进入秋季采摘季,十八站林业局欧浦林场辖区的富拉罕野生毛尖蘑基地迎来了今年的丰收季。基地的空气中弥漫着毛尖蘑菌类特有的馥郁香气,林间地头随处可见职工忙碌的身影,一筐筐刚刚采下的毛尖蘑色泽诱人,品质上乘,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科学采摘,林间的细致寻觅。天刚蒙蒙亮,欧浦林场职工便身着防护衣,手提竹筐,深入雾气氤氲的毛尖蘑基地。野生毛尖蘑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多生长在特定采金沙丘下的腐殖层中,依赖纯净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它们通常隐匿于落叶和草丛之下,需要采蘑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职工们小心翼翼地拨开落叶,用手指或特制的小木棍轻轻撬动菌根,确保蘑菇完整无损。每一朵被发现的毛尖蘑都如同大自然隐藏的宝藏,蕴含着采蘑人的喜悦与汗水。
严格分拣,严守品质的生命线。采摘下来的毛尖蘑被迅速送往基地的临时分拣点。在这里,职工们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拣。他们动作娴熟,眼疾手快,剔除掉带有虫眼、破损或过度成熟的个体,只选取大小均匀、菇形完整、色泽自然(通常为浅褐色或黄褐色)的上等鲜蘑。这个过程确保了最终产品的优良品质,是毛尖蘑从山野珍馐走向高端市场的关键一步。分拣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深知品质就是生命线。
精心晾晒,锁住山野之魂的传统技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毛尖蘑特有的浓香和鲜美,基地大多采用自然晾晒这一传统方式进行初加工。在通风良好的晾晒场内,一朵朵精挑细选出的毛尖蘑被均匀地铺放在特制的竹筛或晾晒网上,在温暖的阳光和微风的共同作用下,慢慢脱去水分。阳光晒制不仅能有效脱水,还能促使毛尖蘑产生更丰富的香味物质,这是现代机械烘干难以完全替代的工艺。晒干后的毛尖蘑收缩成紧实的一小朵,香气却愈发浓缩醇厚,便于保存和运输。
真诚销售,生态珍品的价值实现。随着分拣和晾晒工作的完成,这些凝聚着自然精华鲜毛尖蘑和人工辛勤劳动的干制毛尖蘑开始走向市场。由于其纯野生、无污染、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毛尖蘑在市场上一直被视为山珍中的翘楚,需求旺盛,价格不菲。林场党支部主动对接相邻的县、区及林业局社区党支部,搭建直销桥梁。林场领导跟进运输销售,优质毛尖蘑迅速占领各地市场并热销,获得了消费者广泛赞誉方。丰收的毛尖蘑不仅为林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有效带职工的增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金矿”。
野生毛尖蘑的丰收,不仅是大自然的慷慨赠予,更是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守护自然的成果。从小心翼翼的采摘到精益求精的加工,再到市场的热烈反响,每一步都体现了人们对这份天然馈赠的珍惜与智慧。欧浦林场这片绿色的基地,正持续为人们输送着来自森林的极致美味,也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