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莹 张多 黑龙江经济网记者马朝林
“这是咱们法院专门为未成年人设的心理辅导室,我们陪着你们,不用怕”,在安达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内,法官和妇联工作人员手里提着装满文具和绘本的布袋子,笑着走近孩子,“知道你们今天来,我们特意准备了小礼物,都是你们这个年纪爱读的故事书。”与此同时,心理咨询师在法官的示意下,坐在孩子们对面,先后从“面对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三个角度与三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交流,咨询师的声音像春日里的暖风,缓解了孩子们的心绪。
作为未成年被告人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指导的主导者,早在案件受理初期,“龙法爱心妈妈”团队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制定了 “一人一策” 的矫治方案,积极联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筛选擅长青少年心理干预的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并通过审前调查提前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比如哪个孩子喜欢画画、哪个孩子缺课外书,悄悄把这些 “小需求” 记在心上,为见面做足准备。
在“龙法爱心妈妈”的温情陪伴下,疏导过程格外顺畅。孩子们从最初的沉默抵触,到渐渐打开心扉。他们说起父母异地工作后的孤独,说起一时糊涂犯下的错,说起面对判决书时的恐惧,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脆弱。这时,法官轻轻递过一张纸巾,柔声说:“阿姨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也是留守儿童,你们有难处,随时找我们,我们都会帮你们。” 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孩子心里,有人红了眼眶,小声说:“我们知道错了。”
家庭教育指导师与“龙法爱心妈妈”一起与家长们促膝长谈。“根据法院调查和走访的情况,三个孩子的家庭都存在监护缺位的问题。”法官补充道:“我上次去孩子家,发现他放学回家只能自己煮泡面,家长们再忙,也得留些时间给孩子。” 一位父亲声音哽咽:“以前总觉得把钱赚够就行,没想到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以后我一定多陪他,再也不让他走歪路。”
安达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 原则, “龙法爱心妈妈” 用法律守住底线,用爱心温暖心灵,为犯错的孩子指引归途,以司法的力量与温度,护佑每一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