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大兴安岭
十八站林业局森林防火预警保障中心:用科技与坚守织密林海“防火网”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2025-10-28 11:43:53

黑龙江经济网讯(孟祥凤)在祖国北疆的茫茫林海,十八站林业局的每一片针叶都承载着生态重任。2022年成立的森林防火办预警保障中心,以科技为翼、坚守为盾,如“智慧天眼”般织密防火网络,30余名工作人员用日夜坚守与险境冲锋,书写着“看不见的守护者”的忠诚篇章。

科技织网,让每片林叶都在“视线”里

十八站林业局的施业区广袤如海——4座瞭望塔、22个入山卡口、16个营房散落在密林间。如何让这些“神经末梢”的动态尽收眼底?预警保障中心给出了答案:构建全域森林防火感知视频监控系统。

他们将视频监控设备精准布设于关键节点,一张覆盖全局的“电子围栏”就此成型。每天清晨,工作人员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梳理前一日监控数据,通过智能分析预判潜在隐患。随后对每一个监控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全天候稳定运行。“这不仅是机器,更是我们的‘数字战友’。”技术骨干李浩说。这套系统如同永不眨眼的哨兵,让火灾苗头无所遁形。

暴风雪中的“攀塔人”,60公里寒途上的设备保卫战

2023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导致富拉罕瞭望塔的视频监控设备损坏。这个承担重要监测任务的“关键点位”瞬间陷入黑暗——“必须立刻抢修!”中心主任高健带领业务骨干马玺涛、李浩背起工具包冲进风雪。

从局址到瞭望塔60余公里,车轮在结冰路面上频频打滑,三人轮流下车推车;最后3公里车辆无法通行,他们扛起工具,顶着刺骨寒风徒步攀爬。“塔身被风吹的剧烈摇晃,每一步都得死死拽着固定绳。”马玺涛回忆。抵达塔顶后,他们迅速确认故障点,穿上防护索在狭窄的平台上作业,将新部件精准安装到位。当屏幕上重新亮起清晰的画面时,三人相视而笑——疲惫的脸上,写满守护成功的喜悦。

雷雨夜的“追雷者”,690次闪电下的生命守卫

2023 年盛夏的一个雷雨夜,感知雷电监控系统突然报警:防区内发生云地闪690余次!“快!落图、派单、核查!”值班员于得雨和王新两人冲进指挥中心,迅速将690个雷击点的经纬度坐标逐一标注,电话直通各林场要求连夜核查。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雨夜里,两人紧盯屏幕,逐一对接反馈。直到最后一个雷击点的照片传来——“690个雷击点全部安全!”两人长舒一口气,相视一笑:“这一夜,值了!”正是这次争分夺秒的“追雷行动”,成功化解了雷电引发火灾的风险,守护了林区连续多年无雷击火灾的纪录。

坚守的意义,我们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预警保障中心的工作没有硝烟,却时刻与危险赛跑;没有掌声,却守护着万顷林海。设备故障时,他们常需驱车、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现场;大雾笼罩时,他们操控无人机反复巡查,用“空中之眼”填补监控盲区;节假日里,他们轮流值守,把团圆的机会让给别人……

“有人说我们是‘幕后英雄’,其实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高健望着指挥中心墙上的地图,那里标注着无数个监控点位,也连接着无数个家庭的安宁。他说,每次看到屏幕上清晰的林海画面,听到“今日无火情”的汇报,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他们是暗夜里的追光者,是风雨中的逆行者,更是这片绿色林海的“最强大脑”和“忠诚卫士”。正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为森林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