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法治龙江
哈尔滨道外区法院提升执行办案智能化水平
来源:法治日报   2025-11-12 11:08:45

□ 张冲 所行
  “人难找、财难查”一直是法院案件执行领域的痛点、堵点。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引进“被执行人资金流水智能分析系统”,以科技手段精准破解“执行难”,全面提升执行办案智能化水平。
  道外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周晓冬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自4月29日“被执行人资金流水智能分析系统”上线以来,累计介入案件647件,识别分析隐性债权等有效财产线索384条,财产查控成功率和查控效率大幅提升。
  被执行人言之凿凿“身无分文”,朋友圈里却尽是“诗和远方”。今年22岁的张某曾向大学同学借款26000元,经同学多次催要,张某一直未偿还。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局副局长于硕多次电话敦促其履行,张某屡屡以“没有收入、无力偿还”为由“哭穷”。
  为便于联系,法官添加了张某的微信好友,一条条光鲜亮丽的朋友圈让张某“露出马脚”:旅行打卡、高端消费、频繁出入娱乐场所……与其口中的“窘迫”形成鲜明反差。根据“朋友圈”里得来的“意外收获”,7月3日,执行法官“顺藤摸瓜”调取了张某的微信消费记录并上传至流水分析系统,数分钟后系统自动生成智能分析报告,发现张某高消费证据。在“铁证”面前张某哑口无言。7月7日,在父母的帮助下张某还清了欠款。
  “3年了,原本以为这笔钱要打水漂了,没想到法院找到了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查完流水不到一个月就帮我把钱追回来了。”今年9月,申请执行人李某收到案款后高兴地向道外区法院执行局政委原媛连连致谢。
  今年年初,申请执行人李某对案件执行发出质疑:“他是老板,你们法院说他没钱,那他的钱哪儿去了?”流水分析系统上线后,执行法官立即调取被执行人高某的微信资金流水共计5629条,并通过流水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系统自动标记“快进快出”“夜间高频转账”“向关联人员固定周期转账”等6类异常交易。根据数据报告,执行法官发现高某微信的月平均支出高达25.61万元,且存在频繁向亲属大额转账等借助他人账户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在证据面前高某无法继续抵赖,最终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当场给付欠款30余万元。
  道外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周海燕告诉记者,自“被执行人资金流水智能分析系统”上线以来,通过关联“被执行人身份—财产转移时间—判决生效时间节点”等数据,共推送“恶意转移财产”“虚构债务”等拒执行为线索21条,累计为胜诉当事人执行回款500余万元,有效助力案件执行降本增效。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2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