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网讯(董慧莹 曲暖)“本以为网上认识的人借钱没辙了,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把钱要回来了!”近日,明水县人民法院立案庭通过线上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网络游戏结识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让原告张某卸下了心头大石。

张某与李某因网络游戏相识,此前李某因资金需求向张某借款10000元,在约定还款期限后却迟迟未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张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通过网上立案平台向明水县人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欠款。
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并未简单进入诉讼程序,而是先梳理案情,双方无书面借条,仅靠线上沟通记录佐证,且均为年轻群体,矛盾化解意愿较强。考虑到诉讼周期可能增加双方时间成本,承办法官主动联系张某与李某,通过线上调解平台搭建沟通桥梁。
调解中,法官先核实借款事实,向李某释明未按约定还款的法律后果,同时倾听其暂时无力一次性偿还的实际困难。最终,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李某分三次向张某偿还全部10000元欠款,张某自愿放弃额外利息主张。
“线上立案不用跑法院,在家也能完成调解,既省了时间又没伤和气。”李某在案件结束后说。此次纠纷的快速化解,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诉讼时间和诉讼成本,更体现了明水县人民法院“线上解纷+司法便民”的服务理念,用灵活方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司法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法官提示:
1. 留存证据是关键。线上借款务必保留好聊天记录(明确借款金额、期限、用途) 和转账凭证(备注“借款”),若有条件,可通过线上签署电子借条,避免“口说无凭”。
2. 谨慎评估借款风险。网络交友存在信息不透明风险,借款前需充分了解对方身份信息(如核实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避免向“昵称化”“匿名化”的网友大额出借资金。
3. 依法维权不慌张。若遇欠款不还,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申请网上立案、线上调解,无需多次跑法院,司法机关会通过便捷途径帮助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切勿采取“暴力催讨”等违法方式。
网络交友有风险,金钱往来需理性,守住法律和风险的底线,才能让“线上情谊”不栽在“线下金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