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龙江新闻
36年行走在养护公路上(二十大代表风采)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崔冰   2022-10-07 10:45:18

□纪世强 黑龙江日报记者 刘大泳

25万公里,从拿起养护工具那天起,无论严寒还是烈日,他都在养护的公路上行走。

勤劳、奉献,始终坚守在养路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坚韧、探索,始终不忘产业工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这就是张春江,中国共产党党员,佳木斯市公路养护站乳化沥青车间班长。

1986年,张春江上班的第一天,师父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份工作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脚下道路离不开我们。”

“没想过自己能干这么多年养路工,也见证了公路的发展,我为这份工作而自豪。”张春江告诉记者,以前公路养护生产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只有拉料的四轮车,铁锹、镰刀和扫把,养护生产工作全部靠人工来完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

1999年,张春江接替师父成为新一任西出口道班班长,在平整道路、修整路肩、疏通涵管、清理路肩草等各项工作中,他始终走在前面。工作中说千万遍,不如弯下腰去干。

曾经有人劝他,干养护能赚多少钱,跟我去南方打工吧。张春江说:“脚下的路更需要我。”他告诉自己,要像师父一样留在这里,也要像师父那样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满怀心中的愿望,他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2001年6月,在党旗下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张春江从一个平凡的农村娃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一抹激动的泪水,就转身带着工具,又消失在公路的尽头……

就像当年的师父带着他成长一样,现在他同样给全班甚至全站职工做表率。

一年夏天,连续的暴雨使永安桥段发生泥石流灾害,近百方的泥土、碎石和着雨水冲上路面,导致交通中断。张春江和工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车辆机械迅速投入救灾工作。灾害的复杂程度超出想象,张春江带领工友们一面清理淤泥,一面防止二次灾害发生。他们五人一组从三个作业面一同清理,近似浆糊的泥水用锹撮不起来,就用小钢盆舀。碰上大一点的石头,就用手抠。受伤、中暑,他都咬牙坚持在一线。这次任务持续了5天,看着公路恢复原貌,第一辆货车从身边驶过时,张春江和工友心里满是自豪。

2012年张春江调到乳化沥青车间后,又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是全新的岗位,需要从头学起。从材料配比到温度调节,他都像小孩学走路般一步一步学习。

车间班长一招一式地教他,通过细心学习和不断实践,他终于掌握了乳化沥青技术。在乳化车间当司炉工期间,为保证第一批材料及时出炉,他每天三四点钟便开始工作,工友到岗后,就可以直接生产,节约了预温时间。

几年来,他一直坚持一个批次的原材料做一次配比实验,他认为工作就是要精益求精。从前的公路养护用沥青,需要在现场加工到130度以上才能使用,经常有工人在施工中被烫伤,经过他和同事们的不断试验,把改性乳化沥青应用到路面灌缝中,常温状态下就可以使用,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也解决了热沥青施工过程中给工人带来的伤害。

36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他亲眼见证了公路建设的巨大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的砂石路、渣油路,到现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公路建设提档升级,从颠颠簸簸、尘土飞扬到现在出行顺畅、风景秀丽。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一样,张春江走在自己养护的道路上,满心欢喜。

人们把公路养路工比作“铺路石”,在平凡的岗位上闪着光泽,承受千万斤重压,不为名、不逐利,心底无私、默默付出。张春江说:“我能参加党的二十大盛会心情万分激动,非常自豪。我是来自公路行业的养路工代表,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养护工,更加了解公路行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