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黑龙江经济网 > 龙江新闻
“寒地龙药”系列报道①
​寒地出臻品 龙药更道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刘艳玲   2022-11-30 10:00:15

编 者 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切实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的总体要求,聚焦加快打造全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目标,落实扩规模、建基地、上加工、活流通、创品牌等措施,我省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生物农业、生物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尤其是我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4项指标增速连续4年保持全国领先,而且道地药材种质纯正、品质优良、药性突出,产业链条快速延伸,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寒地龙药”成为我省继“中华大粮仓”之后的又一靓丽名片。

本报今起推出“寒地龙药”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周静

香港商会投资30亿元在哈尔滨建设中药材产业园,修正药业收购哈尔滨同一堂药业,深圳市和顺堂医药有限公司在伊春建设药材基地……年初以来,我省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定向招商、精准招商,目前已达成签约项目43个,签约额107.4亿元,已开工项目36个,落地资金61.5亿元。

“千方百剂,‘药’来龙江。他们看中的是‘寒地龙药’的品质和产量。”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兆宪介绍,“‘寒地龙药’是省委省政府为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而精心培育的叫响全国的龙江药材新品牌;是我省中药材产业的鲜明旗帜,产业优势的高度浓缩。‘寒地龙药’的发展,是以生态优势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市场营销为牵动,是我们大力发展‘四个农业’的具体体现。”

我省寒地黑土为高品质药材的生长提供了浑然天成的基础条件,野生中药材蕴藏量丰富,而且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大约有1500余种,其中载入药典的物种有168种。目前“寒地龙药”中比较著名的有刺五加、人参、防风、五味子、板蓝根、黄芪、平贝、鹿茸、知母、龙胆、蛤蟆油等。部分优势品种在全国市场占重要地位,如刺五加占80%以上、人参占70%以上、板蓝根占50%以上、平贝占40%以上,均居全国第一。

“我省空气、水质、土壤纯净无污染,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保证了生产的药材绿色、有机、品质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加工研究室主任、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认为,寒冷漫长的冬季,较大的昼夜温差,都有利于中药材有效成分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同时病虫害少,使药材含量高、药性强、药质好。“最重要的是,我省是全国唯一在省级农业农村系统设立中药材生产管理部门的省份,他们的管理保障了我省中药材产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检测表明,我省道地药材种质纯正、品质优良、药性突出。”

“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我们全部采用有机肥料,人工除草,保护了环境,改良了土壤,更收获了优质的道地药材。”说起生态种植,大兴安岭泽康琳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伟颇有心得。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生物经济要呈倍增式发展的目标,提出着力构建“一极、两区、一带”生物经济区域发展的新格局。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学斌认为,“寒地龙药”的跨越式发展为我省发展生物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生物经济也为‘寒地龙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产业、构筑新优势,做强做大‘寒地龙药’。”王学斌说。

中药材发展处处长修国辉说:“我们严格遵循‘道地、绿色、生态、安全’发展理念,从种植到产地加工环节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采用仿生栽培、野生抚育、生态种植等回归自然的种植方式,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良种、良田、良法紧密结合,共同打造出黑土龙药、绿色龙药、品质龙药、品牌龙药、健康龙药和安全龙药,护佑人类健康。”

王兆宪表示:“我们要秉承省委省政府打造‘龙字号’品牌的价值理念,从‘黑土优品’中赋能中药材产业,推进我省中药材品牌建设,扩大龙江药材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寒地龙药’飘香全国、走向世界。”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版权所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黑ICP备11001326号-10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非授权转载,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